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于西安开展调研及参与多项活动
作者: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所属分类:校园动态 阅读次数:214 发布时间:2024-10-18
近日,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于西安开展调研活动并参与多项中小学影视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了解了西安市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区域现状与发展成果。项目组先后参与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第十届星光电影节颁奖典礼,并受邀在该校开展两场影视美育讲座活动;于西安市长庆未央湖学校以及西安市高新区钱学森第二小学举行《爱与成长:青少年影视美育课程》《爱与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磨课启动教研交流会;调研西影文旅集团、西影电影博物馆和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联盟、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此次与西安各学校、企业的深入交流,对项目组后续优化研发课程内容、提升实际使用效果、提升合作单位教研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参加曲江一中星光电影节,助力校园影视美育浸润提效
9月28日上午,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受邀参加曲江一中第十届星光电影节,并为获奖学生颁奖。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曲江一中”)作为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在西安地区“教研共同体”学校的重要成员,一直积极参与清影中心组织的各项影视美育公益活动,先后参加“爱与成长·主创映后谈”、中小学影视教师沙龙、影视课程建设研讨交流会等。
本届星光电影节收到31部作品,27部作品入围,角逐15个奖项。这些作品涵盖讲述青春故事、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实、探讨科技幻想、追忆历史故事等多个题材。
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教研共同体”多所合作学校为曲江一中星光电影节的顺利举办发来祝福视频,清华大学本科生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清华附中永丰学校等学校的中学生们在视频中分享自己拍摄创作的感悟,并祝福曲江一中星光电影节越办越好。为促进全国多地中小学校园影视美育形成良好校际互动,项目组致力于探索搭建中小学间的交流平台,形成一系列校园影视文化活动的良好交流机制,借助影视这一生动直观的艺术形式,助力校园美育浸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2024年9月29日下午,作为第十届星光电影节系列活动之一,曲江一中开展“学科大讲堂:影视美育”活动,邀请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成员何东煜、宋晶晶为800余名初中、高中学生带来两场影视教育专题分享,受到同学们和老师们热烈回应。
何东煜博士以《中学何以衔接大学影视教育》为主题,从近年来国内高校艺考招生改革及其参考书目的变化切入,探讨艺考中“人文素养”测试的合理性、意义和价值。分析指出“人文素养”与影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研究型、创作型、应用(技术)型的内在关系,指出“人文素养”在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问题,“人文素养”的积淀是需要同学们通过长期积累的,它可以通过多元渠道获得,并且没有绝对标准的形式。何博士以国内优秀青年导演的个人高中到大学阶段成长和创作起点为例,认为成功的艺术创作既要运用理论的力量,也需要丰富的生命体验。最后,他鼓励对影视艺术领域感兴趣或有志于报考艺术院校的同学们,在高中阶段有必要充分重视文化课学习、并进行广泛的经典阅读和学习积累,关心身边人体察身边事,为今后研究或创作打好坚实而必要的基础。
宋晶晶以《如何拍摄你的第一部电影》为题,结合自身在影视产业多年的工作经验,为400余名中学生介绍了电影产业链的基本构成及特征、电影的生产制作流程和影视摄制中的剧组分工和各部门成员,并结合指导和参与过多个清华大学学生剧组的心得体会,为同学们分析了如何拍摄好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宋晶晶强调制片人对于整部影片在不同生产阶段的重要性,讲授了如何拆解电影拍摄任务,不同的部门(导演组、摄影组、演员组、美术组、道具组、制片组等)如何分工与协作,并以其作为制片人的《临界点》和《失焦梦狂想》为案例,列举分析了学生剧组容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如缺乏制片人观念、忽略场记和分场表的重要性、轻视勘景和灯光、不了解置景和道具对影片审美的影响、选角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分享结束后,项目组二人与本届星光电影节获奖的所有剧组及影视社团课的同学合影留念,并在现场答疑解惑、交流互动,从学生作品的创意到剧本,从拍摄到后期的各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反响热烈。
项目组认为中学生影视作品创作既要以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为前提,也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记录,同时也必须有团队精神,同学们要善于发掘和整合身边的人力、物力资源,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在因地制宜的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学校创造的良好展示和交流平台上积极参与、扩宽视野和厚植正确价值观念。
此次受邀参加曲江一中第十届星光电影节系列活动,既是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深度参与西部地区中小学校园影视教育活动的重要田野实践,也是项目组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部署,推进北京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陕西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一次亲身体验与对话探索。通过类似联动性、引领性的校园影视实践活动,项目组积极推进各教研共同体学校之间的对话交流,并希望整合高校优质智力和学术资源,搭建校际平台,实现现有不同教育资源与多方社会力量的多维度整合与数字化赋能。
(二)访问励志校园数字院线,借鉴影视教育区域发展经验
9月30日下午,项目组一行到励志校园数字院线交流,励志院线总经理刘利红、办公室主任柯昌蕾参与。
陕西励志校园数字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5月组建成立,经陕西省教育厅委托、陕西省广电局核准,专业提供全省中小学优秀影片放映服务。自成立以来,励志院线深耕中小学影视教育服务工作,分级分类精选优秀影片送进校园,实现影视放映全学段覆盖。同时,积极开展电影夏令营、影评征文、微电影创作展映和众多主题丰富的影视巡讲、微电影节、电影海报征集等拓展活动,组建影视教育专家库,配合开展影视教育课题研究和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培训,推进电影与教育深度融合。
交流中,何东煜博士介绍了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及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现有研究工作,项目组当前深入探索影视教学实践,致力开发涵盖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跨学科领域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并在多地中小学校开展公益试点磨课教研工作,进一步推动影视教育课程普及化。宋晶晶博士重点强调了项目组研发的影视教育课程的特色:一是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大单元学习及主题活动等实践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二是课程重在“打磨”,多位优秀一线教师在多次教学实践中提出教材修订完善意见,并注重听取学生听课效果反馈,以开发接地气、受欢迎、有效果的课程。
励志院线总经理刘利红对何东煜博士和宋晶晶博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到,陕西中小学影视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励志院线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影视教育实践经验,如持续开展的微电影及影评等活动,从学生自主创作到优秀微电影入校展映、出版影评集送进校园,都实现了“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良性闭环;此外,开展陕西本土电影公益放映,多次组织主创团队进校园。她表示,期待励志院线能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为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提供实践对接支持,共同探索影视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为陕西中小学影视教育注入更多学术智慧和创新活力。
(三)与西影文旅开展深度对话,碰撞影视公共美育新思路
9月30日上午,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再次来到西影文旅,共同探讨双方战略性合作的方向框架与未来可能。参与研讨的有西影影视旅游中心副总监张峰、西影电影研学负责人王一、影视旅游中心运营经理李芷莹和柳德裕,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统筹何东煜、核心成员宋晶晶参加了此次对谈。
西影影视旅游中心副总监张峰对项目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西影对于双方合作的初步设想,包括长远目标与中短期目标、品牌性活动的建设和策划、社会公益性服务等内容的合作发展规划,表达了对进一步推进与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长期深度合作的期待。
(四)深耕教研共同体合作,认真吸纳师生课堂反馈
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团队不但致力于影视美育浸润在校园内外的创新性路径探索,同时也依托清华大学自身科研团队的优质学术力量,自主研发中小学影视教育相关课程——《爱与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和《爱与成长:青少年影视美育》。同时,项目组在北京、深圳和西安等多地都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教研共同体”,邀请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参与到已开发课程的磨课、试用、反馈、修改工作中来。项目组秉承清华大学严谨扎实的学术风格,充分尊重一线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反馈,力求打磨成为最大程度满足一线教学实际、教师真实需求、符合学生认知的体系化课程。截至目前,以上课程已在2023~2024学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教研共同体磨课和审校,项目组计划在2024~2025学年完成第二阶段的磨课反馈工作。
9月30日下午,项目组再次来到西安市高新区钱学森第二小学,开展“爱与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磨课启动交流会”,校长何梅、教务主任陈晓嫱、各年级组长及教研组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何梅校长对清影中心研发的课程启动磨课热烈欢迎,表示学校将从师资、硬件和软件上予以高度支持与配合,为磨课教研提供录播课教室、固定时间召开线上线下教研会、组建专项磨课工作组负责监督落实具体安排、积极推动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等,并对如何高效整合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何东煜向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爱与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知识体系大纲、课程资源示范等,并以代表课例详细解释在磨课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记录教学感受和学生反馈。最后,何东煜介绍了本学期的磨课整体规划和具体要求,并指出项目组愿为老师们教研成果转化提供学术和智力支持;宋晶晶鼓励老师们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贡献原创性意见,希望老师们善于发现真问题、记录学生的真实反馈,随时与项目组保持良好沟通,也邀请各位老师参与项目组在本学期开展的其他教研活动。
此次,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赴西安长庆未央湖学校和西安市高新区钱学森第二小学,同时启动《爱与成长: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与《爱与成长:青少年影视美育课程》的磨课工作,标志着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已进入第二阶段的深度打磨阶段。未来,在两所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配合之下,项目组将继续整合一线真实教研反馈,推进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
清影中小学影视教育项目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与一线教师教研同行,秉持“爱与成长”的美育理念,积极搭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桥梁,促进影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此次西安调研之行,项目组加深了对陕西省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的了解,并与多家单位与中小学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意向,在实践与理论环节均取得较大进展。项目组将继续以《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指导纲领,细化教材研发、磨课实践、教材修改的项目工作流程,打通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围墙,深化与社会各方的合作,以拓宽影视教育实践的多种可能。